贛州市油茶生態(tài)資源開發(fā)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簡介
一,、中心基本情況
在2020年由江西環(huán)境工程職業(yè)學院牽頭,,會同贛州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油茶生態(tài)資源開發(fā)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中心現(xiàn)有研發(fā)人員31名,,其中高級職稱17人、中級職稱8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9人,,碩士16名。中心以生態(tài),、健康,、和諧為主題,針對當前油茶資源浪費,、環(huán)境污染,、有效組分利用率低下、人類亞健康,,以及油茶產業(yè)發(fā)展面臨的技術瓶頸,,聚焦油茶在資源高效利用、環(huán)境保護,、健康產品,、化妝品、動物保健品等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fā),,集合國內外油茶研究和開發(fā)領域優(yōu)勢資源,,組建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開展聯(lián)合攻關和技術推廣服務,,實現(xiàn)教學,、實訓、研發(fā),、生產和社會服務一體化,。
圖1 油茶全資源化利用簡圖
目前中心建設有油茶良種繁育與示范推廣、油茶活性成分提取分離和生物轉化,、功能產品和日化產品研發(fā),、油茶產品測試分析與標準體系建設4個平臺,中心可面向油茶生產技術和林業(yè)技術專業(yè),,開展油茶產品加工技術,、糧油食品加工技術、糧油食品檢驗,、油茶資源綜合利用,、油茶資源經營管理、化妝品制造技術,、保健食品加工技術,、中藥化學、藥用植物開發(fā)與利用,、植物藥品加工檢驗實訓,、藥品提取實驗實訓,、中藥生產綜合實訓等12項課程,基本滿足學校油茶深加工研發(fā),、實訓教學,,油茶原料、中間產品和成品的檢測,。
圖2 油茶活性成分提取分離和生物轉化平臺
油茶活性成分提取分離和生物轉化平臺功能:從茶粕,、果殼和茶油中提取分離活性成分茶皂素、茶多糖,、茶蛋白,、茶油脂肪酸等,實現(xiàn)油茶資源的綜合利用,,優(yōu)化分離純化及工藝,,進行基于油茶碳組分的生物合成、結構衍生和新原料的創(chuàng)制研究,;開展相關實訓課程,;承接企業(yè)的技術培訓服務等。
圖3 功能產品和日化產品研發(fā)平臺
功能產品和日化產品研發(fā)平臺功能:基于油茶碳組分,,開發(fā)成針對健康養(yǎng)殖和高值化日化產品,,包括飼料添加劑產品、消毒產品和化妝品等,,并針對市場進行新產品研發(fā),;開展相關實訓課程;承接企業(yè)技術培訓服務等,。
圖4-7 油茶產品測試分析與標準體系建設平臺
油茶產品測試分析與標準體系建設平臺功能:開展油茶資源碳循環(huán)潛力的發(fā)掘和循環(huán)性能研究,;以茶粕、果殼為主要原料,,研制腐植酸,、土壤改良劑、油茶專用有機肥,、油茶生長促進劑等綠色環(huán)保產品,;開發(fā)相關內容的實訓課程;對接相關的技術培訓服務等,。
二、中心近年來的研究項目
表1 中心近幾年的研究課題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項目負責人 | 起止時間 | 費額 (萬元) |
1 | 特色經濟林果實蛋白類高值化日化產品創(chuàng)制及中試應用 |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 | 葉勇 | 2019-2023 | 106 |
2 | 茶油基高附加值功能產品開發(fā)與示范 | 湖南省重點領域研發(fā)計劃 | 葉勇 | 2019-2024 | 500 |
3 | 油茶粕調控制備HA和碳材料及其超級電容器性能的研究 | 江西省教育廳 | 劉濤 | 2023—2024 | 2 |
4 | 油茶粕衍生基質栽培食用菌的關鍵技術研究 | 江西省林業(yè)廳 | 劉濤 | 2023-2025 | 5 |
6 | 抑菌消毒產品應用技術研發(fā) | 科技部“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 | 彭旗 | 2020-2023 | 50 |
7 | 高純度茶皂素及其產品研發(fā)關鍵技術研究 | 江西省林業(yè)局油茶專項課題 | 劉郁林 | 2022-2025 | 140 |
8 | 油茶藍翅天牛種群暴發(fā)成災原因及生物調控技術研究與示范 | 重點研發(fā)計劃 | 羅致迪 | 2021-2024 | 20 |
三,、中心主要成果
1,、油茶日化用品(洗滌、護理,、化妝品)
油茶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黃酮、多糖,、皂素等,,對皮膚有良好的保濕、清潔,、滋養(yǎng)作用,,對發(fā)質也有良好的保護作用。本中心通過配方組合和優(yōu)化,,將其開發(fā)成洗滌用品如手工皂,、護膚用品如護膚霜、護發(fā)用品如護發(fā)素,、化妝品用卸妝油等,,將保護滋養(yǎng)等功效集成,具有明顯的特色,。
圖8-9 團隊研發(fā)出的油茶日用產品
2,、油茶液體敷料加工技術應用研究
敷料是用于傷口防止感染的外用品,常規(guī)敷料為高分子材料,,換藥時易粘連傷口,,造成損傷,而液體敷料易清潔,,不損傷皮膚,,是一種具有較好應用前景的新敷料。一般的液體敷料只有隔離效果,,而本中心開發(fā)的油茶液體敷料可利用油茶中活性成分如茶油,、黃酮本身的抗菌性能,避免傷口的微生物感染,,并加速傷口的愈合,。
圖10-11 團隊研發(fā)出的傷口抑菌產品
3、油茶畜禽抗腸炎制劑制備工藝技術研究
畜禽養(yǎng)殖中抗生素濫用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急需開發(fā)抗生素替代品,。油茶果殼和餅粕中含有鞣質、皂苷和黃酮,,具有顯著抗菌效果,。本中心對油茶殼中有效成分的分離、提取,、制備工藝開發(fā),、純化技術研究,通過合理組方,,研制適合畜禽抗腸炎配方制劑,,可避免抗生素抵抗,,替代抗生素。
圖12-13 團隊提取出茶油皂苷的產品
4,、中心專利和論文發(fā)表情況
表2 近3年專利申請匯總表
序號 | 專利號 | 項目 | 發(fā)明人 | 類別 | 獲得時間 |
1 | CN202111634338.9 | 一種茶油中長鏈甘油三酯腸道益生菌促進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溫德華,; 張維玲; 葉勇,; 何璇,; 宋墩福、阮樹堂等 | 發(fā)明 專利 | 2021年申請 |
2 | CN202111634341.0 | 一種茶油燙傷膏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劉郁林,; 葉勇,; 何璇; 宋墩福,; 張維玲等 | 發(fā)明 專利 | 2021年申請 |
3 | ZL******0504689.X | 一種防治口腔炎和咽炎油茶及其制備方法 | 葉勇, 朱春芳 | 發(fā)明 專利 | 2021年 |
4 | ZL******0511064.6 | 一種茶皂苷元硒配合物,、茶皂苷元硒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葉勇,楊謙 | 發(fā)明 專利 | 2021年 |
5 | US******2468 | 一種茶按摩油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 葉勇,,楊謙 | 美國發(fā)明專利 | 2021年 |
6 | ZL******0025960.7 | 一種山茶卸妝油及其制備方法 | 劉娳嫦,、葉勇 | 發(fā)明 專利 | 2021年 |
7 | ZL******0025845.X | 一種茶籽洗腳粉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 戴之易、葉勇 | 發(fā)明 專利 | 2023年 |
8 | ZL******0511062.7 | 一種茶皂苷元鈰配合物,、茶皂苷元鈰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張靖瑤,葉勇 | 發(fā)明 專利 | 2023年 |
表3 近三年發(fā)表主要論文
序號 | 論文名稱 | 作者 | 刊物 | 發(fā)表年份 |
1 | Potassium Humate Carbon Derived from Chlorination Roast Quenching of Municipal Sludge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 | Tao Liu, Yingying Lan, Qian Zhu, Guangming Du, Xintai Su, Zhang Lin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2021 |
2 | Prepar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three-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Supercapacitor materials and high-value-added potassium Humate from cotton stalks | Tao Liu, Hanfeng Zhou, Yingying Lan, Chen Qiu, Guangming Du, Xintai Su | 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 | 2021 |
3 | In situ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porous Fe–N–C materials from oily sludge by chlorinating calcination and their novel application in supercapacitors | Hanfeng Zhou, Zhibo Deng, Tianbao Liu, Tao Liu, Lijuan Zhang, Xintai Su, Zhang Lin | 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 | 2020 |
4 | Oleic Acid Copolymer as A Novel Upconversion Nanomaterial to Make Doxorubicin-Loaded Nanomicelles with Dual Responsiveness to pH and NIR | Jin Zhang, Xiaoyue Tang, Chuanqing Huang, Zeyu Liu, Yong Ye* | Pharmaceutics | 2022 |
5 | Hydrogen generation by ammonia decomposition over Co/CeO2 catalyst: Influence of support morphologies | Chuanqing Huanga, Yingzhi Yub, Xiaoyue Tanga, Zeyu Liua, Jin Zhanga, Chuanzhen Ye, Yong Ye?, Rongbin Zhang |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2021 |
6 | Photodynamic antitumor activity of Ru(II) complexes of imidazo-phenanthroline conjugated hydroxybenzoic acid as tumor targeting photosensitizers | Ze-Yu Liu, Jin Zhang, Yan-Mei Sun, Chun-Fang Zhu, Yan-Na Lu, Jian-Zhong Wu, Jing Li*, Hai-Yang Liu, Yong Ye* | J. Mater. Chem. B | 2020 |
7 |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the Camellia oleifera Sapogenin Derivatives on Growth and Bio?lm Inhibi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 | Chunfang Zhu, Meng Zhang, Qiaoling Tang, Qian Yang, Jing Li*, Xuan He, Yong Ye* | J. Agric. Food Chem. | 2023 |
8 | Preparation And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Carboxymethyl Chitosan-Modi?ed Photo-Responsive Camellia Sapogenin Derivative Cationic Liposomes | Jin Zhang, Chuan-Zhen Ye, Ze-Yu Liu, Qian Yang, Yong Y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 2023 |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