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約夏日青春行】“蒲公英”紅色宣講團實踐隊赴井岡山開展重走紅色足跡暑期社會實踐
【編者按】情有所歸,方能心有所寄,身有所往。我們是新時代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我們的神州沃土孕育了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見證了百年崢嶸歲月。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到來之際,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xiàn)實相結(jié)合的“大思政課”,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2022年我校團委將繼續(xù)組織開展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
讓我們以實踐行動助力“文化、科技、衛(wèi)生”下鄉(xiāng),把知識轉(zhuǎn)化為服務農(nóng)村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力量;讓我們一起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在三下鄉(xiāng)的旅程里傳承紅色文化,雕刻紅色記憶,存留紅色基因;讓青春的朝氣在贛鄱大地上意氣飛揚。
新時代青年敢作為、勇?lián)敚裉斓摹尽班l(xiāng)”約夏日青春行】專欄聚焦我校旅游與外語學院“蒲公英”紅色宣講團實踐隊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7月12日,旅游與外語學院專職輔導員李懿辛和彭杰兩位老師帶領“蒲公英”紅色宣講團社會實踐隊的七名隊員,前往井岡山開展暑期“青春喜迎二十大?強國有我新征程”專項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展開了重走紅色足跡、實地調(diào)研訪談、聆聽收集紅色故事、助力普法宣講及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感悟紅色初心,賡續(xù)紅色血脈,開啟青年奮進征程。讓我們跟隨“蒲公英”的腳步一起,看革命火種從星星之火燃燎原之勢!
星火相傳·不忘來時路
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現(xiàn)場教學中,博物館內(nèi)一幀幀歷史珍貴影像、一件件革命遺存紀念品仿佛都在無聲述說著井岡山上那段光榮的歲月,這也是隊員們第一次了解了真實的井岡山革命斗爭史。現(xiàn)場教學結(jié)束后,隊員們均表示備受感動,深有感觸。
在井岡山烈士陵園的實踐教學中,隊員們向犧牲的革命英雄們敬獻花圈,并向先烈們鞠躬致敬。沿著象征著新中國成立的49級臺階走上北山,走過碑林和雕塑林,登頂金色的紀念碑。在茨坪鎮(zhèn)最高處遙望南山火炬,在紀念碑下仰望先輩金色的靈魂,歷史與現(xiàn)實在那一剎交織重合,全體隊員的拳拳初心在這次現(xiàn)場教學中被再一次升華。
在茨坪革命舊址群現(xiàn)場教學中,隊員們參觀了毛澤東、朱德等井岡山斗爭中革命英雄的生活舊址,在一間間舊址、一件件舊物、一首首革命歌謠中感受了革命戰(zhàn)爭的艱辛不易和先輩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精打光”,在當?shù)厝硕炷茉數(shù)母锩柚{中,隊員們更加深刻明白了何謂信仰堅定、無畏艱險。
星火燎原·不負強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
傳承紅色基因,從了解腳下的這片土地開始。調(diào)研過程中,身邊的紅色資源是隊員們學習的“活教材”。隊員們與當?shù)鼐用窦坝慰徒涣鞣窒砑t色故事,不僅增進了隊員們對紅色文化及井岡山精神的理解與認同,也積累了豐富的宣講素材。隊員們不忘以青年群體作為調(diào)研典型,不斷深入探索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紅色文化傳承模式,真正做到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時,隊員們也身體力行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不僅熱心為游客指路,還通過分發(fā)防詐騙宣傳單,以剖析真實案例的方式進行講解,耐心的向當?shù)厝罕娍破樟朔涝p騙、法律知識等相關內(nèi)容,有效提升了老年人對防詐騙、法律知識的了解。
一座山輝映歷史,一種精神照耀未來。“蒲公英”紅色宣講團社會實踐隊隊員們通過重溫過去那段崢嶸革命歲月,學習革命先烈困境圖存、險境無畏的革命精神,對如今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隊員們表示,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將時刻銘記先輩的苦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學好專業(yè)知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發(fā)揮專業(yè)所長,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終審:團委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