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走基層(15)】聽那青春生命朗誦的旋律
【編者按】基層,,是新聞報道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群眾,,是新聞宣傳工作者最好的老師。走進課堂寢室,,感知校情班情,,觀察改革發(fā)展,體味師生冷暖,,回應群眾關(guān)切,,以飽含深情的筆觸、清新鮮活的語言,,推出一大批“接地氣”,、“有人氣”的新聞報道儼然成為了校園每名新聞宣傳工作者的責任。
一棵樹,,根扎得深,,才會枝繁葉茂,,充滿活力。經(jīng)研究決定,,學校在校園網(wǎng),、校報,、校園廣播等校園媒體推出《新聞走基層》系列欄目,,對焦一線師生、報道他們在幕后做出的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努力,。
今天的《新聞走基層?學子風采》走進林業(yè)與環(huán)境學院學生張曉東,。
【張曉東(左一)在主持六十周年文藝晚會】
【張曉東在播音中】
來自林業(yè)與環(huán)境學院0031201班的張曉東,在環(huán)院有著一段令他難忘的成長經(jīng)歷,??赡軟]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但他樂觀積極的處事態(tài)度,,無時不刻地感染著周圍的人,讓他在成長中充滿著陽光,,譜下那一曲曲動聽的青春旋律,。
青春的選擇
他的家鄉(xiāng)是離贛州有著四十個小時車程的吉林,是一個一到冬天就大雪紛飛的王國,。離開家,,來贛州讀書,是他敞開心扉與父母溝通的“戰(zhàn)果”,。他喜歡林業(yè)類專業(yè),,而他父母卻打算讓他留在吉林學習鐵路專業(yè),所以在填寫志愿時,,他一邊面對著父母親人的勸說與嘮叨,,一邊在細細思考自己的夢想,在那個夏天,,他感覺有點無措,,不知道如何選擇。
剛開始的時候,,他用沉默,、無視與父母做著“斗爭”,家里的關(guān)系變得非常緊張,。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他發(fā)現(xiàn)沉默只會令父母傷心。有主見,、有想法的張曉東想到,,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就必須想辦法得到父母的理解與同意。于是,,他選擇父母都在家休息的一天,,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與父母談了很久很久,,把自己的打算與想法都說了出來,。他對父母說,好男兒志在四方,,趁年輕,,要出去闖一闖、看一看,,不能一輩子在呆在一個地方,,我想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最終,,他的堅持得到了父母的肯定,。
所以,帶著父母對自己的信賴與期盼,、帶著那份對夢想的堅持,,2012年9月,他獨自背上行囊來到了贛州,,來到環(huán)院,。也就是從那天開始,這個第一次來南方的東北男孩,,對這綠樹成蔭的環(huán)院及贛州產(chǎn)生了難以割舍的感情,,并且在這里找到了一個能帶給他溫暖、快樂的家――大學生新聞中心廣播站,。
青春的聲音
“歡迎收聽環(huán)院午間新聞……”,、“小信鴿點歌臺將為您送上衷心祝福……”,,每天的環(huán)院,,都在空中傳遞著這樣的聲音,熟悉的師生就會知道,,“環(huán)院之聲”廣播站在開始播節(jié)目了,。張曉東是學校大學生新聞中心廣播站的一名播音員。對他來說,,廣播站并不是單純的一個集體,,一個工作的地方,“那是一個家,站里的每一位成員,,都是我在環(huán)院最親最愛的家人”,,張曉東如是說。
進入廣播站后的他,,播音成了他生活里的一部分,。工作前,他都要準備或者是修改新聞稿,,沒有接觸過新聞的他,,為了更快的能掌握住這些方法,每天都堅持把修改好的新聞稿拿給老師或者是學長看,,把他們講解的方法都一一記錄下來,,慢慢的,他有了很明顯的進步,。在播音欄目中,他負責播體壇風云,、名人專訪,、生活百度這三個欄目,他說:“播音是一件讓我非常開心的事,,因為我的聲音可以在整個校園里飄蕩,,這讓我感到很興奮?!?/p>
廣播站不僅讓他學習到了播音技巧,,也讓他體會到了責任心的重要。他說,,記得有一次,,因廣播站的儀器自動開啟,校園內(nèi)的喇叭都在響,,熟睡著的張曉東被老師叫去關(guān)喇叭,,他沒有猶豫,立即下樓到廣播室把電源關(guān)閉,,當時,,外面一片漆黑,一個人獨自回到宿舍后,,一看手機才發(fā)現(xiàn)時間是半夜凌晨三點,。“廣播站播音有時候會辛苦,,但是,,每天可以讓全校師生準時收聽環(huán)院之聲,再辛苦也值得”,張曉東說,。
青春的碩果
自幼愛好主持,、朗誦的張曉東,曾經(jīng)在2008年吉林市舉辦的市演講比賽中獲得了全市初中生組第三名的好成績,。直到現(xiàn)在,,他對演講的熱愛與熱情,也從未減過,。因為他有這方面的特長,,2012年9月,校團委舉辦“愛在中秋,、情聚環(huán)院”――迎新生,、慶國慶文藝晚會活動,剛?cè)胄>捅粚W院推選為晚會主持人,。聚光燈下的他,,舉手投足盡顯主持范兒,完美亮相舞臺,。他的青春,、他的精彩也就從此開始被點亮,校園生活從此五彩繽紛,。2013年12月27日慶祝江西林業(yè)職業(yè)教育集團成立晚會,、2013年12月28日慶祝建校六十周年文藝晚會,主持人陣營中,,都有他的身影,。如今走在環(huán)院里,經(jīng)常會有人看著他說,,哦,,你就是那主持人呀。
發(fā)展自己的特長之余,,他也時刻記著他的大學夢想和父母的期盼,。他選擇了用比賽來繪出他大學生活的美麗色彩。江西省“菁英杯”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基礎知識競賽三等獎,,2013年“人和杯”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大賽一等獎,,第九屆校園文化藝術(shù)節(jié)“中國夢,我的夢”征文大賽一等獎,,第五屆“我愛我杯”心理情景劇大賽中二等獎,,都一一被他拿下。他的突出表現(xiàn)得到了林學院的黃名廣院長與吳學軍書記的認可,。
2013年9月,,他被學校推薦參加全省大學生“我的中國夢”演講比賽,。比賽前一周,張曉東每天都在宿舍練習演講稿,,發(fā)音,、表情、感情,,調(diào)整心態(tài),。比賽那天,他跟著校團委負責人謝昌明到達比賽現(xiàn)場,。雖說做好了心里準備,,但他還是有點緊張,“謝老師在比賽前給了我很多的鼓勵,,我的心慢慢地安靜下來了”,,他說。復賽中,,他表現(xiàn)得淡定從容,,順利通過,那顆懸著的心也放下一半,。他準備在決賽時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可是在決賽前,,謝老師因為有事兒不能陪著我比完最后一場,突然身邊少了一個支持自己的人,,緊張感又從我的心底冒了出來”,。在臺下,他努力安撫自己的心情,,之前的比賽經(jīng)驗也讓他很快找回了信心,。他淡定地站在了眾多評委面前,聲情并茂地完成了他的演講,,完成了決賽,,并榮獲全省第三的好成績。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在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張曉東一直用這句話時刻提醒著自己,,不要忘記自己的夢想,,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
(作者:學生記者團尹晨 編輯:賴艷艷 審核:沈林)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